“员工给客户送件,随后被投诉少件要求赔偿,该怎么办?”“对于这种情况,要先调取配送时的监控或者出库记录,看看快递员配送包裹时物品是否齐全。如果无法证实,则需快递公司出面与客户就纠纷进行协商解决,可以申请人民调解或者走诉讼程序……”宁夏侨之桥律师事务所律师徐青青的解答,让企业负责人心里有了底。这是近日贺兰县司法局在电商物流产业园组织开展法治讲座的一幕。以依法助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制度建设、优化服务等方面打出“组合拳”。近年来,我区司法行政机关立足职能定位,持续释放法治之能,加快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为经营主体减负增效、激发活力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为营商环境提供法治供给
“需要什么法律帮助不用到处跑,在家门口就能解决,真的特别方便。”近日,灵武市郝家桥镇沙江村的企业家马某有感而发。原来,马某计划以520万元的价格收购一家奶牛场,双方已达成收购意向,但是对于合同的拟定及履行条件等方面还存有顾虑,便向宁夏灵州律师事务所律师寻求帮助。律师经过仔细审查,认为这起收购存在重大风险,建议马某放弃收购,采用新成立公司的方式继续经营。最终,马某听取律师的意见,规避了经营风险。灵武市司法局与灵武市工商联共同建立律师事务所与工商联所属协会企业联系合作机制,对企业进行“法治体检”,结合“法治体检”活动,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等精准服务,指导企业依法经营,帮助企业防范化解风险。这是我区“公共法律服务效能持续释放,涉企法律服务水平更加便捷”的生动写照。自治区司法厅扎实开展“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目前已建成15个工业园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打造25个新业态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和工作站点,新业态法律服务模式获评全国创新案例。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倾听企业心声,把企业对司法行政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转化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务实之举;向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发放《企业联系卡》等,将行政执法监督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角落;对各行政执法部门开展情况进行跟踪指导,确保自查自纠不留死角……2024年以来,中卫市司法局坚持靠前服务企业,疏通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痛点”“堵点”,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自治区司法厅高质效审查办结自治区知识产权保护条例、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保护条例等一批涉企法规的立法审查,推动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有效举措入法入规。提请制定的法治化保障“六个攻坚战”30条措施,突出强化“两重”“两新”项目等方面法规制度供给,加大重大投资消费等方面执法司法保护,优化产业融合等方面法律服务。深化开展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提请出台并推动落实自治区政府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14条重点举措,督促整改涉企行政执法专项监督发现问题线索,着力强化涉企执法监督。
全链条发力助推法治化营商环境提质
持续加强涉企法规制度供给、持续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和行政检查、扎实推进涉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优化“作战图”服务“攻坚战”,自治区司法厅多维度发力赋能法治化营商环境。紧扣打赢“六个攻坚战”,推动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数据、不动产登记管理等法规规章制定修订工作。加快推进自治区民营经济促进条例立法进程,及时开展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立法后评估。加快推进修改或废止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的地方性法规,重点清理妨碍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为各类经营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创造良好制度环境。研究制定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实施意见,提请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试行。同步梳理自治区本级2025年度涉企行政检查计划280项,正在进行合法合理性审查。依法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加快完善行政处罚等领域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深入开展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和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企业减负担、增信心、添动力。加快推进重点工业园区和商圈营商环境法治化工作机制建设,依托“12348”法律服务平台开通营商环境法治化服务专线,推动实现26个工业园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全覆盖,深入开展“问需求、送服务、促发展”律师服务企业专项活动,为新设立的民营企业提供3至6个月的公益性法律服务,助力民营企业平稳起步。
持续推进“塞上枫桥”基层法治工作机制建设,推动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和村(居)治安保卫委员会拧成基层法治“一股绳”,深入推进“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推进落实系统防范化解矛盾风险问题发现、信息共享、快速处置“三项机制”,及时防范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合力塑造经营主体安全安心的发展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