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司法行政工作
“山与海”的对话——宁夏司法厅与福建司法厅联合举办闽宁普法工作交流研讨会
发表时间:2023-06-12   来源:自治区司法厅     

    万物竞秀,迎夏而立。

    6月8日,由宁夏司法厅和福建省司法厅主办的“山与海”闽宁普法工作交流研讨会“热意盎然”。福建省司法厅、厦门司法局、厦门大学以及宁夏司法厅、宁夏普法工作培训班学员逾百人济济一堂,探寻新时代普法工作新发展之路。

  这是一次跨省交流、思想碰撞的“双向奔赴”,长见识、学经验、取“真经”;谈思路、找对策、忙“充电”,注定成为新时代普法工作领域“山海情”发展交响曲中最澎湃的乐章。

  如何全面准确地把握普法理念的重大意义、形势发展、创新观点,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关于普法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是司法行政人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是一个大课题。

  《领导干部学法清单制度(试行)》,建立“1+3+X”学法清单内容;落实普法责任制“四清单一办法”……研讨交流会上,宁夏的做法被关注。

  “我们聚焦统筹协调,普法工作格局不断拓展。守法普法工作被纳入法治建设总体部署,纳入考核评价内容,党政主要负责人严格按照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要求,认真履行普法领导责任。各地各部门建立健全会前学法、领导干部学法考法等制度,修订完善普法责任‘四清单一办法 ’制度,细化普法内容、普法责任、普法措施和普法标准,明确普法考核办法,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单位年度履职报告评议制度,加强落实普法责任的制度约束”。

  “我们聚焦重点人群,公民法治素养全面加强。印发《领导干部学法清单制度(试行)》,明确“1+3+X”学法内容清单,组织国家工作人员宪法法律知识考试,全区18万人参加考试,全国普法办全文刊登清单制度。各中小学校开展“互联网+教育普法宣传”活动,全区各级各类学校法治副校长全覆盖,组织全区60万名学生参加全国青少年普法网法律知识学习。分层分类开展法治教育,将法治宣传教育广泛覆盖至妇女、老年人、农民工等社会群体”。

  “我们聚焦法治实践,依法治理工作扎实推进。开展法治社会建设第三方评估工作,健全群众满意度测评制度,创新性推动法治社会实践站,将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法治社会建设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统筹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党群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开展法律志愿服务活动,推行‘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所站交单’的‘四单’服务模式。深化‘法律明白人’精准培养工程,重点围绕精准选拔、培训、使用和管理等开展进行试点,因人员特点施策,因纠纷类型施策”。

  宁夏以“创新发展推动高质量普法”实招迭出,使得这张名片在会场更加熠熠生辉。

  27年来福建响应党中央号召,聚焦宁夏所需、倾注福建所能,把宁夏的事当成自己的事,闽宁协作由单向帮扶拓展为共同发展,由资源帮扶拓展为深度协作。如何在推动普法工作方面展现新作为,在完善普法协作机制方面探索新模式,山海携手探索闽宁普法协作新路子?

  这是一个“赶考之问”,昂首奔跑在新的赶考路上,需要找准发展坐标,顺势而为、主动作为。这是一个“落实之问”,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需要谱写新篇章、取得新突破、再创新辉煌。这是一个“担当之问”,闽宁普法协作搭建的全新平台上,需要再不断迈上新台阶的过程中更应该有所担当、有所作为。

    带着对这一主题认真思考,在发言交流中,瞄准问题出对策,让这场交流研讨会“干货”满满。
   “福建省在全国首创蒲公英普法品牌,妇女作为普法的重点人群,蒲公英宣传志愿者面向妇女群体如何开展宣传的?”

  “首先是和妇联有紧密的工作联系和协作,我们和福建省妇联共同培育法治巾帼蒲公英,巾帼法律明白人,妇联系统本身也是非常的担当作为,工作抓的很紧,今年就在全省开展了20场次的培训,通过女性沙龙平台开展各类特色活动,比如绘画沙龙、国学沙龙、礼仪沙龙等,邀请家庭教育的专家来教女性怎么跟孩子沟通,怎么跟他们平等相处,父母和孩子一起参加我们的活动,同时我们把家庭教育促进法再跟进,全方位赋能于女性同志。”

  “法学院系是法治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为全面依法治国输送了大量法治人才。作为法学教授,您认为当前法学教育同法治人才需求的衔接方面有哪些急需破解的难题?”

  “感谢您的问题,针对今天论坛的主题,我主要谈一下法学教育与普法人才需求衔接方面存在的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当前法学教育侧重于西方法学知识的传播,而忽视其与中国本土传统法资源的糅合,由此培养的人才可能难接地气,不利于普法工作的真正深入开展;另一方面,当前法学教育主要关注实体法的讲授,而弱化甚至矮化证据法。由此造就当下的普法宣传文本单向度侧重让民众“知法”,而忽视告诉他们如何能够有效地收集证据。在“谁主张谁举证”的诉讼程序下,若然缺乏证据,那么将直接影响维权的最终效果。”

  会议结束,这个问题似乎没有得出标准答案,但是每名与会人员心里却有了一个渐渐清晰的概念:能为必可成,一切皆可期,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闽宁协作的科学理念和重大实践,续写新时代普法工作领域“山海情”。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t20230612_4142681_wa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