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宁夏大学积极探索、实践,利用互联网打造普法工作新平台,运用新媒体构建普法宣传新格局,形成了“互联网技术+新媒体应用+网络舆论引导”为一体的普法工作新模式。
法治教育是培养公民意识、国家意识的重要途径,开展法治教育是社会主义大学的职责和使命所在,是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
学校一直将普法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工作年度考核和各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建述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学习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作为本单位理论学习中心组、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各类学生骨干培训班、主题党团日活动的重要内容。
2017年上线“宁夏大学精神文明动态管理系统”,分别设立“党风廉政”“师德师风教育”“法治观念及安全教育”指标。2018年建立“普法责任制”网络工作平台,把普法基础保障、学法用法情况、主题活动开展、新媒体应用、普法实际效果等五个方面进一步细化成21个考核指标,初步实现普法工作的管理数字化、档案电子化、工作常态化。
持续推进网站、微信、微博、报纸、广播等校内媒体的融合,努力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普法宣传教育网络。
在学校网站设置“普法园地”专栏,及时上传、更新宪法、教育领域法律法规等100余条,尤其在今年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在专题网站中设置“法规政策”专栏,强化对疫情防控法律法规、政策部署、典型案例的宣传解读。
在国家宪法日、国家安全日、扫黑除恶等重要节点,组织开展线上答题、问卷调查、专题讲座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努力形成校内媒体各平台互推互助、同频发声、优势互补的宣传合力。
充分利用法学院模拟法庭、学校禁毒教育基地等平台,积极开展庭审进校园、以案说法等活动,向广大师生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学校正在建设“宁夏大学法治教育基地”,努力打造融法治宣传、教学培训、学术交流为一体的宁夏高校法治教育品牌。
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以创作适合校园实际的网络作品为目标,积极推进具有宁大特色的法治文化建设。
2016年,在学校官微设置“宁夏大学微讲堂”栏目,其中的“法律微讲堂”版块聚焦法治意识提升、法治精神培育和法治建设展示,组织法学院专家、教授先后撰写了《神舟上天了,这些“天上”的法你了解多少》《中西法律的象征—独角神兽与司法女神》《微信转账错误如何维权?》《正义的相对性与作为正义的法》《中国助力〈巴黎协议〉彰显全球治理的大国担当》《法制与民主—法治建设的“双剑客”》《校园网络信贷中的法律问题》《权利与平等的序言-<民法总则>》等网络文章。该栏目荣获“第二届全国高校网络宣传思想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工作案例优秀奖”。
2018年,法学院学生王玄柯设计的《宁夏法治月历》文创作品在全市推广。
2019年,以校园生活为主线,先后创作以“小宁学法” 为主题的《远离非法校园贷》《我们一起学宪法》两集微动漫作品,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全方位、多角度普及相关法律知识。
2020年,筹办“宁夏大学民法典大讲堂”,根据民法典编排体例,策划《民法典立法精神与时代意义》等八个专题,充分宣讲民法典制度。目前已在宁夏学习强国、学校慕课等平台推送。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