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宁夏司法鉴定工作呈现七大亮点,为推进司法鉴定行业健康发展、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司法公正做出了积极贡献。
亮点一:严格监管准入,提高宁夏司法鉴定质量和公信力。依法从严审批、从严监管,明确鉴定种类,规范落实司法鉴定通则,强化监管措施,依照司法部相关要求及时注销法医类、物证类、声像资料类、环境损害鉴定类“四大类”之外的鉴定人和鉴定机构,全面停止“四大类”之外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员的准入,共注销“四类外”鉴定机构89个、鉴定人588人。
亮点二:做大做强做优,扶持制度健全、管理规范的司法鉴定机构发展。选定全区发展较好、具有代表性的10家司法鉴定机构,给予一定的奖励支持,以典型引领带动宁夏司法鉴定行业逐渐向规范化、专业化发展,在促进司法鉴定行业发展、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中发挥支撑、引领作用。
亮点三:加强质量管理,全面推进鉴定机构认证认可和能力验证工作。把认证认可结果与司法鉴定机构准入、退出和淘汰机制结合起来,2019年,3 家从事法医物证、法医毒物、微量物证司法鉴定业务的机构通过了检测实验室的资质认定(认可项目),占到了机构数的75%。28家司法鉴定机构参加了52项司法鉴定能力验证项目,参加率、通过率、满意率为历史最好水平。
亮点四:强化实战培训,不断提高司法鉴定人执业水平。加大对司法鉴定人的继续教育培训力度,全年投入培训经费15万元,培训鉴定人400余人次。首次将公安、检察院系统法医纳入培训人员范围,举办了宁夏首次道路交通事故司法鉴定培训班、2期全区法医临床、法医病理司法鉴定人培训班以及全区首届文检、痕检(指印)司法鉴定业务交流培训班,收到了良好效果。
亮点五:适应诉讼制度改革,促使司法鉴定人出庭常态化。进一步建立健全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保障机制,自治区司法厅与自治区高院等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刑事案件证人、鉴定人及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的实施办法》,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完善出庭作证的审查、启动和告知程序等措施。2019年,宁夏司法鉴定人出庭率达到了95%以上。
亮点六:制定行业规范指引,提高司法鉴定科学性、规范性和操作性。为解决法医临床鉴定中对有关条款的理解差异而导致的鉴定结论偏差等问题,宁夏司法鉴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协调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上海市司法鉴定协会,组织区内专家编制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关于人体损伤致残程度鉴定若干问题执业指引》。这也是我区制定下发的第一部地方性司法鉴定行业规范指引。
亮点七:提高法医鉴定水平,我区司法鉴定中心获司法部优先推荐。为完善公民非正常死亡法医鉴定管理制度,确保由具备法医病理司法鉴定资格且具有较高能力水平的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实施相关鉴定活动,司法部组织开展了公民非正常死亡法医鉴定机构遴选工作。从全国上报的近百余家鉴定机构中,最终遴选出28家鉴定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法医司法鉴定中心被司法部优先推荐承办公民非正常死亡法医鉴定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