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全面依法治区 > 法治宁夏建设动态
金凤区以“红管家”工作模式 激活法治建设神经末梢
发表时间:2025-03-28   来源:自治区司法厅     



金凤区以“红管家”工作模式

激活法治建设神经末梢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进程加快,部分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老化,出现脱管、失管现象,矛盾纠纷多发、服务管理低效、生活环境脏乱成为民生痛点、治理堵点。金凤区以破解老旧小区物业管理问题为切口,按照社区办物业、物业融网格的思路,积极探索法治赋能红管家工作模式,推动物业管理与法治政府建设深度融合,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法治化水平。

一、基本情况

金凤区上海西路街道办事处共有24家物业服务企业住宅小区物业占77.5%,公寓及商业综合体占22.5%。街道办事处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红色物业基层党组织作用,以银新苑南社区、吉泰润园、紫云华庭小区为党建引领红色物业试点,逐步向周边小区延伸辐射,以点带面实现法治政府建设、红管家物业服务和基层党建的有机结合,切实破解居民生活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疏通居民身边客观存在的堵点问题,接通居民物业沟通不畅的断点问题,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得到显著提高。

二、主要措施

(一)把“红管家”建在网格中,凝聚法治“向心力”。坚持高位推动、系统设计,依托全科网格治理体系,持续推动多网合一,拓展延伸精细化治理模式。一是在统筹谋划上下功夫。打造“4+N”法治网格链条,形成以上海西路街道党委为核心,以法治建设领导小组为主体,以社区网格化为基础,以红管家物业服务为细胞的红色法治网格体系,在下辖的7个社区开辟31个物业管理项目,成立并运行业主委员会11家,整合辖区资源、搭建共治共享平台,与辖区综治、派出所、司法、市场监管等N家单位联盟共建,凝聚基层法治服务的强大合力。二是在责任落实上做文章。组建大联动工作专班,依托智慧城市建设平台统筹开展民生诉求、矛盾纠纷的搜集办理,12345热线中关于辖区物业服务质量的投诉同比大幅下降。成立由办事处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物业管理工作考核领导小组,每季度对每个网格物业服务项目工作进行交叉互评考核,下达整改通知书10余份,处理因物业管理引起的投诉案件18起,数字城管和12345平台转办投诉问题200余件,切实做到让群众舒心满意。三是在融合共建上求突破。探索以党建引领、法治助力、物业管理三位一体为方向的小区治理模式,搭建社区党支部+物业+业委会+村居法律顾问+居民的红色平台,打造金凤区红管家教育实训基地,成立物业纠纷调解工作室,受理与物业管理相关的矛盾纠纷调解,充分发挥律师等专业法律工作者的作用,形成调和、调顺、解忧、解难的纠纷调解模式,以点带面实现基层党建和法治建设的有机结合。

(二)把“红管家”嵌入管理中,深化工作执行力创新多元管理模式,用心用情做好群众法治思想引导和凝聚服务工作,进一步推进物业为民服务零距离。一是建立议事协商机制,推动社区共治共享。结合网格化管理布局,探索实行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居委会“1+3+N”民主议事机制,组织综合执法、派出所、物业公司、包联单位等部门召开物业工作联席会,进一步健全完善《三方协商矛盾化解工作制度》,建立受理、分派、督办、回访、考核全环节工作模式,完善24小时受理、72小时办结、复杂疑难问题10个工作日处置完毕制度,推动居民诉求办理提速增效,共同打通小区物业管理的堵点二是探索法治积分项目搭建小区议事平台。探索建立法治积分项目,引导居民代表主动参与到由社区工作人员、物业公司、村居法律顾问等多部门参与的板凳会、议事长廊、楼事会等活动,协商社区治理大小事,推动《物业管理联席会议制度》落实落地,商议解决馨和苑、嘉怡公寓等垃圾乱堆、非机动车占道等问题10余个;在社区与律师的协助下拟定改造后的居民公约,促成大多数居民认可的管理模式,形成社区基层治理的良性互动。三是实施行业整治,倒逼服务提升。针对服务管理差、矛盾纠纷多的社会化物业公司,由街道办牵头,组建整治提升工作专班,围绕依法成立、依法进驻、依法收费、依法追缴、依法退出五个方面整顿治理,倒逼社会化物业企业提升服务水平。开展日常巡查40余次,下达整改通知书30余份,已帮助整治提升2家。

(三)把“红管家”融进服务中,增强先锋“示范力”着眼提高法治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水平,深入研判群众急难愁盼,找准服务难点堵点,以破解难题带动整体跃升。一是筑牢群防群治防线,营造法治氛围。构建司法主导、社会参与的平安联盟治安防控模式,为34个居民小区安装了23个智能门禁系统,录入居民信息4.3万人,带动治理模式向现代化加速演进。积极吸纳平安志愿者、退休老党员、社会工作者、小区安保等力量组建群防群治队伍,做到场所重合、人员整合、工作联合,通过线上线下双向联动加强警格、网格与群众三方的沟通交流,搜集扬言极端警情14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58件,消除风险隐患156处。二是凝聚基层法治力量,助力提档升级。联合村居法律顾问、基层实践经验丰富老司法和退休干警、有群众基础的物业从业者组成红参谋法治智囊团,为小区改造出谋划策。同时,充分挖掘干部群众中的法治力量,扩大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学法中心户等队伍,协助完成入户宣传、政策解读、收集民情民意等工作。三是实行社区政策制度,打造特色品牌在银新苑一至四区推行代管式、自治型模式,实现了老旧小区由无人管社区兜的局面。建立找热心骨干、找资金来源、找公共空间,定居规民约三找一定工作法,累计施划停车位145个,盘活闲置公共空间3处、2600万平方米,进一步增强了社区物业造血功能,惠及群众3万人。

三、成效成果

红管家物业服务工作开展以来,先后指导国子城、湖城花园等小区完成业委会选举工作,建立业委会履职负面清单,下达整改通知书工作提示函8份,有效化解处理业委会、物业企业矛盾纠纷3积极开展住宅小区物业服务质量星级化评定工作,确定三星级项目15家、四星级项目6家、五星级项目3家,有效指导辖区物业服务质量星级化评定覆盖率达100%,通过红管家物业服务监督日常化、管理规范化、服务暖心化进一步形成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合力。

四、经验启示

针对小区居委会、物业企业和业委会各自为政、职能不清、群众满意度不高等问题,金凤区通过党建引领创新路、红色管家树标杆,构建起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共同参与的红管家社区治理格局,有效激活城市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将基层治理纳入法治化轨道,治理重点落实到基层,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融入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形成小区问题反映有渠道、便民利民服务有平台、群众难题解决有机制的工作闭环,社会成员养成在法治轨道上主张权利、解决纷争的习惯,全力推动基层依法治理全面提升。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t20250415_4881720_wap.html